诏安:逐梦深蓝 向海求新
诏安赤石湾中心渔港 钟晓桐 摄
大北农华有水产研究团队正在从野生大黄鱼肠道中分离微生物。(资料图片)
安邦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分拣鱿鱼丝。(资料图片)
诏安湾海上养殖场 钟晓桐 摄
开栏的话
龙江大地,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处处澎湃着向上向好的态势;中沙古雷乙烯、漳汕高铁、漳州核电二期3号机组等百亿项目开工建设;在全省率先出台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推进8大类改革任务和18件重点改革事项,“四定一督”机制、“三即”审批改革做法获全省表扬……
这些好故事、好声音,凝聚了漳州上下高质量发展的共识。今起,《漳州观察》开设《高质量发展龙江行》专栏,聚焦漳州高质量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敬请关注。
16日,2024年度福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公示,诏安县水产加工产业集群榜上有名。
诏安,海洋资源丰富,拥有96.8公里海岸线和614.4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岛屿6个,渔港10个,是漳州七大港区之一。
作为全省海洋产业示范县,近年来,诏安紧握蓝色大海的馈赠,靠海吃海,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制造、预制菜等高附加值领域,水产品和海洋生物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加速发展。去年,全县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和海洋生物制品企业产值144.58亿元。
诏安企业如何逐梦深蓝、向海求新?记者前往一探究竟。
提档升级 向水生物要大健康
海洋不仅是“蓝色粮仓”,也是“蓝色药库”。
从海洋微藻中提取的DHA,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是一种人体难以自行合成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十分重要。
2001年,润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下称“润科生物”)是诏安当地的一家明星企业,它打破核心技术垄断,在国内率先实现藻油DHA和ARA的规模化生产,不仅与飞鹤、蒙牛、伊利、贝因美等国内超90%的乳企品牌建立长期业务合作关系,还远销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美及亚太国家和地区,连续多年藻油DHA市场份额全国第一,2023年市场份额全球前三。
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离不开大量研发投入。润科生物搭建“漳州市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和“福建省海洋微藻培养及功能成分开发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研发平台,联合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校,共建微藻技术开发和安全功能评价的国际化产学研合作平台,拥有超过70项相关技术专利。
“目前,润科生物已开启微藻科技3.0时代,我们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与专业知识,专注技术创新,让DHA适应普通食品行业无严格隔氧条件及其他苛刻使用场景的需求,拓宽DHA在各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润科生物技术总监郑晓辉说。
龙须菜是鲍鱼的饲料、餐桌上的凉菜,但大多数人想不到,龙须菜与酸奶、果冻、香肠甚至化妆品有着密切关系。
“我们从麒麟菜、红藻、龙须菜等藻类中提取多糖,制成琼脂、卡拉胶、海藻酸钠等高附加产品,在食品工业、医药、保健食品、功能饲料、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福建环海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守辉说。
经过酶降解的琼脂成为琼脂寡糖,具有增殖肠道益生菌、抗氧化等功效;经过改性的琼脂,融化点从98℃以上降到80℃,能运用在乳制品生产线上,提高营养价值,颇受乳企青睐……赵守辉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已申请通过50个琼脂、卡拉胶加工技术专利,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超亿元。
在诏安,玛塔生态、海联等企业还利用当地牡蛎和鲍鱼资源,开发出牡蛎肽和鲍鱼多肽,在保健食品和医药领域运用。
漳州2021年出台的《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中提到:大力发展海洋生物产业。发展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加快推动初级加工产品提档升级。
以润科生物为龙头,诏安吸引了环海生物、大北农水产、玛塔生态等一批海洋生物企业入驻。全县现有海洋生物加工规上企业43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6家。
技术加持 微生物有大应用
靠海吃海,如何让水产养殖环境更健康,是诏安企业不断探索的课题。
在福建大北农华有水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展示厅内,展架上陈列着各种益生菌、发酵原料、发酵中草药等生物科技产品,这些都是鱼、虾等水产养殖生物的“保健品”。
“我们从自然水域、养殖水体以及水产动物肠道内选育‘原籍微生物’,以此为基础开发水产生物科技产品。目前已成功开发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多种产品,将其添加到饲料或者投放到养殖水环境中,可以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环境,促进水产动物健康生长。”大北农华有水产生物科技产品中心总监汪攀告诉记者,在水产养殖饲料领域,天然微生态制剂越来越受到重视。
2020年,福建省水产功能性饲料及养殖环境调控重点实验室在大北农华有水产获批建设。实验室结合福建水产养殖品种的发展需求,从水产动物营养与免疫、水产饲料原料高值化利用和功能性配合饲料开发、水产微生态制剂研发与应用、水产养殖环境调控等四方面展开研究。目前该实验室授权发明专利31项,相关研究论文40篇,“水产健康养殖高效微生物制剂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菌酶益生元协同作用的大黄鱼功能饲料研发与产业化推广”“凡纳滨对虾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一批科研成果破解了我省水产养殖难题,有效推动我省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
大型企业有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和科特派的技术加持,中小型企业也依托政府搭建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尝到了甜头。
2021年4月,在园区的牵线搭桥下,国家第三海洋研究所将“卡拉胶降解酶基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两项发明专利授权给漳州庆丰生物有限公司的水质改良剂生产项目,推动专利从“书架”走向“货架”。
“我们运用这两个专利生产出有机酸及纳米乳液,可以迅速改善水质,调节养殖水体的pH值,从而降低鱼虾、贝类的细菌感染率。”庆丰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一鹏说,目前,企业通过这两个专利转化生产出光合细菌、乳酸菌和有机酸和纳米乳液,获得多家企业青睐,去年销售额约700万元。
微生态制剂不仅对水产养殖大有裨益,在农业领域的运用也愈发受重视。
“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有益菌种有助于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根系生长,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减少化肥使用量,使作物增产增收。”吴龙坤告诉记者,看好漳州的农业发展和诏安海洋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这个月他从广西回到漳州,成立昱全(漳州)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从事生物有机肥料的研发和生产。由海洋三所的专家提供菌株和技术指导,他们负责批量化生产,在家创业更省心!
近年来,诏安工业区探索“区企共建”模式,与国家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搭建海洋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涵盖海洋功能生物分子活性筛选平台、海洋微生物制剂产业开发平台和国家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为中小企业打开技术创新通道。
产业延链 驶入预制菜赛道
预制菜以其便捷、美味的特征成为餐饮界的新晋“网红”。去年,诏安县入围“2023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前30强。在这里,已有近30家水产加工企业驶入预制菜新赛道。
福建铭兴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是诏安一家从事冷冻水产品和鱼类罐头加工、销售的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22年,铭兴食品抢滩预制菜新赛道,注册成立福建海硕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水产品预制菜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推出油炸裹粉类、腌渍调理类、烤鱼类产品,打造出天妇罗小白龙、椒盐小白梭、香酥罗非鱼、吮指鱼块等产品,去年销售额2000万元。公司总经理许伟煌告诉记者,后续公司将再投入一条生产线,年产能将达2500吨。
诏安县安邦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是我省最大的海洋休闲食品和鱿鱼加工水产品生产企业。2022年,该公司以控股方式成立漳州市佳家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驶入高档预制菜赛道。目前企业自有品牌“佳家有宴”共有6个系列产品,去年销售额2000万元。
“公司由中国烹饪大师、福建十大名厨带队,在传承传统烹饪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佛跳墙、大盆菜等高档预制菜品的研发与生产。”安邦水产总经理黄晓东说。
推动预制菜发展是延伸水产业链条的有效支撑。诏安县工信局局长林志强介绍,目前,诏安正依托现有的海联食品、景生农业、安邦水产、中闽渔鑫等初具规模的预制菜生产企业,布局建设预制菜食品产业园区。
“我们将大力推进预制菜研发创新,鼓励预制菜食品生产企业研发预制菜生产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和包装等新材料新技术,加快建设共享冷库、共享实验室,搭建预制菜产业合作平台,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支持企业建立预制菜产业联盟,化解农产品供需矛盾。”林志强说。
接下来,诏安将以水产品和海洋生物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主抓手,抓好“强链”工作,引导重点企业提高创新质量和产品竞争力。(记者 赵文娟 通讯员 杨宇煌 邓艳清)
记者手记
创新关键在人才
从不起眼的藻类中提取出藻类DHA、ARA、琼脂、卡拉胶等高附加值海洋生物产品,从自然水域与养殖水体中选育微生物,培育出促进水产健康和水质优化的微生态制剂,再到冷冻海鲜转化为美味与安全兼具的预制菜……这一系列成果,无不彰显着技术创新的非凡力量。
审视诏安的水产品和海洋生物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虽有润科、环海、大北农等一批龙头企业精耕海洋生物产业新兴领域,成果亮眼,铭兴、安邦、海联等水产品加工企业拥抱市场变化,积极转型升级,但整体集群的创新能力仍有待提升。特别是水产品加工产业,仍面临创新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平台支撑力弱、科技创新体系不够健全及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等瓶颈,制约了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导致其核心竞争力与产业链品牌竞争力较为薄弱。
建设“海上福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关键地位。而人才,则是驱动这一变革的第一生产力。
为此,诏安亟须加速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促进产城人融合,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环境,进一步提升县域人才吸引力。同时,应充分运用省级海洋产业示范县和海洋产业园区的平台优势,引入更多海洋产业优质项目,优化产业链结构,完善产学研资合作机制,激活各类创新要素,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确保他们“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记者 赵文娟)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