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大山里的绿色足迹

2024-07-09 08:58

5月15日,湖美管护站两位同志巡山检查。

5月15日,湖美管护站站长何吓俊(右)在巡山途中见村民烧火堆肥,上前提醒安全用火,宣传防火知识。

大田七星湖省级森林公园,湖美管护站管护的林场郁郁葱葱,林深水美。

核心提示

  这里,林区山高坡陡、山场分散;这里,国有林场管护站的同志们坚持上山巡查,打击盗伐林木犯罪活动,预防森林火险,长期开展植树造林,用心守护绿色财富。37年前,福建省大田桃源国有林场与大田县湖美乡联营合作的1.6万亩山场,还是一片片光秃秃的荒山,如今,已是林深水美、绿满山头,变成一座座绿色的“金山银山”。桃源林场湖美管护站先后获得“三明市工人先锋号”“福建省五一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提出全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推动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共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

  站在新的起点上,回顾过往,展望未来,令人充满憧憬。请看记者从前方发来的报道。

  5月15日,晴,天色湛蓝。大田县湖美乡新厝村的乡村公路上,一辆江铃皮卡停在山边,车上跳下两人,身着迷彩服,脚踩解放鞋,肩上斜挎军用水壶,往深山里走去。走在前头的一人,一米六八的个头,健壮结实,脸膛褐黑发亮;走在后头的一人,身材瘦削,略高一些,脚步轻灵。两人双目炯炯有神。

  此地是福建省大田桃源国有林场湖美管护站管护的一处林地。

  “芦苇割人,注意安全!”壮汉对紧随其后的瘦者道。进山的小路,仅容一人通过,被两边齐人高的芦苇遮住,苇叶如刀。地上,铺满厚厚几层金钢栗的落叶,踩在上面,沙沙作响。

  两人健步如飞,不一会儿就来到一处黄土裸露的斜坡,约20米长、3米宽,坡度四五十度。这是去年采伐临时开辟的小道,路面全是细小砂石,随时可能顺势滑下。

  他们盯着坡面,找到可以落脚的位置,稳住重心,快步不停,借着上冲之势,一眨眼就上了坡顶,脚下砂石在摩擦中滑下,发出哗哗的声响。

  在坡顶,环顾四周,左前方的黄土山坡上,每隔约1.8米,前后左右就各有一株小树苗,二三十厘米高,排列齐整,算起来应是每亩200株左右。

  “抽梢了!”他们蹲下来,手心扶着杉树苗,仔细端详顶端的新叶,咧开嘴来,相视一笑。

  一排排嫩叶,在阳光照射下泛起星星点点的反光,黄土表面铺上了一层毛茸茸的绿。

  右前方,群山连绵不绝,山林浩瀚茂密,仿佛无尽的绿色海浪拂向天际。

联营合作

  两人来自大田桃源国有林场湖美管护站。壮汉是站长何吓俊,瘦者是技术员林芳胜。当日,他们巡山检查新植树苗的生长情况。这片280多亩的山林,去年底经公开招标完成采伐,今年春节后,湖美管护站植下了第二代新苗,以杉树与木荷树为主。

  1983年,全省开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6年后,省里要求各地市分别用3至5年时间,完成宜林荒山造林绿化和疏林地封山育林的改造任务,7年内实现全省绿化达标,也称“三五七”造林绿化工程。

  1987年,大田县主要领导找到时任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桃源国有林场场长吕文芳说:“大田荒山比较多,国有林场有技术、有资金,能不能帮助我们消灭荒山?”

  吕文芳带着场里的技术骨干,在全县跑了一圈,在考察研究后决定,在湖美乡与当地村庄实施联营合作,共涉山地面积1.6万亩,合作期限40年。

  是年,湖美乡18个建制村1.1万多人,人均收入421元,共有森林面积8.9万亩,林业产值96万元。农民增收主要靠种植苎麻。

  联营合作殊为不易。1.6万亩荒山分散在4个村,山高、坡陡、路险,管理难度大;从桃源本部到湖美距离80公里,全是土路,坐车去一趟要半天,交通不便。时任湖美工区主任念其耀带着何吓俊接下了这桩苦差事。

  当时,湖美乡已经开始用育林基金植树造林,但长期没有技术和资金抚育,树苗埋没在高大的芦苇丛中,连“尾巴”都看不到。由于得不到阳光哺育,它们个头瘦小,有的还“夭折”。两人带领护林员们,踏遍了联营山地,翻山越岭,劈开芦苇,让新苗露出头来。渐渐地,山头绿了起来。

  1991年和1993年,念其耀和何吓俊先后调回桃源国有林场场部,湖美工区此后换了3任主任。根据场里工作安排,何吓俊于2002年再度前往湖美工区工作,担任工区主任。

  从2004年起三年间,桃源国有林场受让湖美乡1.8万亩山场。这些山场,要么管理不善,要么缺乏投入,盗伐严重,荒芜成片。由此,湖美管护站管护的面积增加了一倍,占桃源林场总面积的近1/3,同时,从原来牵涉到4个村增至18个村,涉及3个乡镇。山场如天女散花般分布,管护难度更大了。

重归安宁

  时间回到2002年,站在汗岭岬上,湖美乡尽收眼底,黄土山坡无边无际。盗伐和森林火灾,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山场与群众山地犬牙交错。村民紧贴山场开荒种水稻、红薯,烧草积肥,稍不注意就酿成森林火灾。而且,村民为了生活用火,还上山砍柴。怎么办?

  管护站的同志们坚持每日巡山护林,即使高温天气也不停辍。一趟走下来,一般20多公里,有的巡护点很远,骑车、坐船、走路,一天还走不到点。巡山时间最长的一次,有的同志一个多月没回家,跋山涉水,干粮充饥,累了靠在大树下休息,渴了喝几口茶水。

  他们铁拳出击,狠狠打击盗伐。有一年冬天,下着霜,管护站工作人员在护林巡山中发现,仁美村深坑的森林里有近20株杉木被砍倒,树木已经被“造材”,裁成一段一段。他们判断,盗伐者这么处理,肯定会伺机回来运走。怎么办?林中下霜,又潮又湿,他们穿着雨衣,忍着湿冻,轮流值守,在密林中潜伏了整整33天,终于等到盗伐者出现。

  还有一次,工作人员巡山至岬才村山场,看见100多株杉木被砍倒,横在地上“抽水”晒干。见此,他们猜想盗伐者不久就会回来,“造材”后运走,便在心中暗暗记下盗伐点的位置。次日清晨6点,天蒙蒙亮,何吓俊和另一名工作人员前往盗伐点,停下摩托车,走进路边山场,刚走几步,就听到林中发出锯木的“吱吱”声。

  “你侧面,我正面,包抄过去。”何吓俊放低声音说。林中小道撒满了落叶。两人轻轻落下脚步,缓缓向盗伐者靠拢。林深树密,肢体跟树枝碰撞发出轻微声响,还是惊动了对方。盗伐者如惊弓之鸟,扔掉弯把锯,慌不择路,一个往何吓俊的方向冲,被逮了个正着,另一个往山头跑,只要再多跑一二十步,就会消失在密林和草丛中。何吓俊紧追不放,看着背影觉着眼熟,一个名字脱口而出。听到有人喊出他的绰号,盗伐者愣住了,停下脚步,被一把抓住。

  他们深入山间田头,见烟就查,不放过一个山头。每年9月至次年4月,当地进入森林防火期,这是管护站最忙的时候。工作人员见村民堆草烧肥,就上前提醒:“烧火时,人不要离开噢。你看,旁边就是树林,烧到山林,就违法了”;见到灰烬,会削根毛竹立在旁边,上书:“注意防火,不随意乱点火”;见有人在山上抽烟,会劝说熄灭烟头;在祭祖的日子,村民抱着爆竹、纸钱上山,他们站在必经路口,宣教文明用火、安全用火。

  他们劝说村民不要乱砍滥伐,常跟村民算经济账,说:“你上山一天,才砍多少柴?只够两三天煮饭烧水。为什么不出去打工赚钱?一天一百多块钱,可以用一个月的电。再说,乱砍柴还会破坏生态,造成水土流失,危害很大。”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渐渐地,盗伐者不敢再靠近林场,村民的思想也转变了过来。2007年以后,山上乱砍滥伐、林木盗伐案件基本消失;2011年以后,森林火灾基本消失。大山终于重归安宁。

植树造林

  开门见山,出门爬山。种树护林、巡山防火,做好记录,这些简单的工作,管护站职工一任接着一任,整整干了37年。从炼山、清杂、整地、挖穴、栽种、培土、施肥,到幼林抚育,每一个环节都跟班检查、确保质量,湖美站种植新苗的成活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炼山是营林的前道工序,通过有控制地进行火烧山,把杂草、灌木或采伐剩余物烧掉,提高土壤肥力。为了确保安全,要等山风小下来以后进行,一般有两个时间点可以选择:一个在傍晚,另一个在凌晨。此时,山区气压降低,风势平缓。若放在傍晚,天色渐黑,山体受热松动,山上石头滚落,作业工人看不见,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一般选择在凌晨三四点起床、四五点开炼。乡政府、林业站和管护站工作人员一起出动,带着二三十名村民和林农,先是劈开一条防火路,将防火路上的荆棘、杂草、枯木等清除,再分散在四周监视火情,防止出现火险。

  栽种和培土要看天气。为了提高植树成活率,必须缩短苗木等候栽种的时间,以防脱水、品质下降,管护站工作人员把这个时间控制在一天内。当挖穴完成后,他们开始关注天气预报,雨天到来前一天,向场里提交报告,将苗木运送到种植点。雨中,他们披着雨衣,踩着长筒雨靴,穿过泥泞的林间小道,到现场指导当地村民把树苗放入土坑,填上土,再夯实。按照要求,树苗必须垂直于地面,不能垂直于坡面,不然,长大后树干就会弯曲成“L”形。

  幼林抚育为期三年。每年春季和秋季,树苗各抽一次梢,管护连抚育各一次。第一年的抽梢,每次长出一段,每段10多厘米,尚不明显。管护站工作人员和施工人员上山检查,劈杂除草、挖管茅头、扩穴、培土。第一年的成活率,直接决定了能否成林,他们很上心。第二、三年,每次抽梢,会有1米多,煞是惊人。他们带着施工人员上山抚育,除了完成第一年的工序外,还要去掉萌条。

  3年后,经过精心抚育的小树已然亭亭玉立,长成4、5米高,枝繁叶茂,可成林了。每当此时,强烈的成就感就从管护站同志们的内心深处升起:他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大自然的承认。

金山银山

  是日,离开新厝村的林地,太阳已然西下。何吓俊和林芳胜来到洋角垅。进入山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齐整挺拔的马尾松,棵棵胸径30厘米左右,刚好一人双臂环抱,树高20多米,树梢如利剑出鞘,直插云霄。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每一棵这样的大树,可产出0.5立方米以上的木材。这片松林于1993年栽种,迄今已31年,911亩山场上密密麻麻的大树,价值数百万元。如今,它们已进入成熟期,可以采伐了。

  根据林场与湖美乡的联营合同,联营时间40年。2027年,双方的合作将告一段落。

  光阴似箭,岁月催老。2027年,何吓俊60岁,将到龄退休;林芳胜58岁,已是三进两出湖美。

  37年前,管护站的同志们刚到湖美开疆拓土时,这里还是一派荒芜,而今,郁郁苍苍,林深水美,1.6万亩山林蓄积了数千万元绿色财富。

  37年间,湖美管护站在当地修路、建桥,挂钩帮扶贫困村,为村民提供管护森林、营林生产务工岗位。如今,管护站在湖美一年的劳务支出就有100多万元,带动了村民就业、乡村振兴。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管护站职工来了一批,又走了一批。37年中,前后有近百名职工在此工作过。

  他们在时代大潮中,一任接着一任,专注做同一件事,创造出惊人的奇迹,令人惊叹于时代的伟大、大自然的神奇、人性的光辉。

  在洋角垅,茂密的松林与蓝天连成一片,何吓俊和林芳胜看着眼前这座绿色宝库,仿佛慈祥的父亲欣慰地看着长大的孩子。

  这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记者 李闽 庄严 通讯员 范可杰 黄成权/文 记者 吴鹏/图)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温馨提示: 请使用OFD阅读软件浏览源文件,如未安装点击下载

来源:福建日报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福建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返回顶部